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价格继续下降。
2014年10月3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8.13元/斤,比10月24日的8.25元/斤下降1.45%;比2014年9月30日的8.63元/斤下降5.79%;比2013年10月31日的9.35元/斤下降13.05%。周环比小幅下降;月环比降幅较大;年同比降幅明显。
本周(2014年10月25日至10月3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继续波动下行。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8.38元/斤(10月18日),比上周的8.45元/斤下降0.07元/斤,降幅0.83%;最低价8.13元/斤(10月31日),比上周的8.25元/斤下降0.12元/斤,降幅1.45%。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25元/斤,高出3.08%,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2.42%略有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下降,最低价下降的幅度稍大一些,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最高价出现在周前期,最低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肉价在波动下行,降幅较小。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2334.86头,比上周(10月18-24日)的2322.86头增加0.52%;比前2周(10月11-17日)的2239.57头增加4.25%;比前3周(10月4-10日)的1983.14头增加17.74%;比前4周(9月27日至10月3日)的2174头增加7.40%。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864.71头,今年同比增加25.21%,增幅比上周的23.63%有所扩大。
国庆节后,日均上市量环比增幅逐渐扩大,本周的日均上市量是1个月以来上市量最大的1周,日均上市量甚至超过国庆节期间的采购高峰期。说明目前正在逐步进入消费的旺季。
同样,年同比增幅仍然很大,这也是需求旺盛的表现。根据肉价的走势来看,现在的供应能力仍然是充足的,日均上市量增加的幅度超过需求增加的幅度。因此,尽管肉类消费需求在转旺,肉价并不能随之上涨,而且还出现小幅下降。按照目前白条猪的供应形势,后期还有小幅下滑的空间。
短时间内。肉价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这种下降的动力主要是毛猪的存栏量比较充足所致。因为11月份上市的白条猪是今年5月份出生的仔猪,当时能繁母猪的产能仍然存在着过剩的现象。
当时,本周肉价继续下降,有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这3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价格下降背后隐含的问题:
1、上市量逐渐增大,既有供应比较充足的原因,也有养殖场资金比较紧张、无力继续压栏,急需变卖毛猪以缓解资金的紧张;
2、仔猪的价格、淘汰能繁母猪的价格随着毛猪的价格下降,一些地方这2类猪的价格甚至低于上半年肉价最低时的价格。这是养殖业对后期行情并不看好的表现,也有可能是养殖信心在丧失;
3、肉价如果继续下降,养殖场资金链有可能出现断裂,个别养殖场有可能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在周前期小幅上涨,周末出现回落的迹象。
10月31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5.20元/斤,比10月24日的5.24元/斤下降0.76%;比9月30日的5.06元/斤上涨2.77%;比2013年10月31日的4.04元/斤上涨28.71%。周环比微幅下降;月环比涨幅较小;年同比涨幅仍然很大。
本周大部分时间内,新发地市场鸡蛋的价格均在高于上周的价位上运行(5.28元/斤),直到31日价格才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回落后的价格略低于上周末。也就是说,本周鸡蛋的价格实际上是高于上周的。
近期,全国各地的鸡蛋价格都在进行调整,各主产区、主销区基本上表现出价格回调的趋势。大部分中心城市的蛋价都有程度不同的下降。相比之下,北京的蛋价是下降时间比较晚的,也是降幅相对较小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定:前期蛋价的上涨,是养殖业对自己权益的维护,是对蛋价下降趋势的抵抗。但是,鸡蛋的供应形势正在逐步好转,鸡蛋供应偏紧的局面正在逐步缓解,蛋价下滑的总趋势是难以改变的。
因此,总体上看,鸡蛋供应的能力正在逐渐增强。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蔬菜价格运行平稳,仍然处于低位并小幅下降。
10月31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57元/公斤,比10月24日的1.61元/公斤下降2.48%;比去年同期的2.46元/公斤下降36.18%。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降幅很大,年同比降幅比上周末的31.49%明显放大。
本周内的最高价1.58元/公斤(10月26日),比上周的1.71元/公斤下降7.60%;本周内的最低价1.56元/公斤(10月28、30日),比上周的1.61元/公斤下降3.11%。
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6.21%,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1.28%,价格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收窄。主要是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下降,最高价下降的幅度略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本周上市的各种蔬菜,价格基本上均有小幅波动,既没有出现价格连续上涨的蔬菜,也没有出现价格连续下降的蔬菜。因此菜价总体上保持平稳。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散菜花(花菜、散花、青梗菜花、有机菜花)
10月31日,新发地市场散菜花的批发价是0.2-1元/斤,上周末(10月24日)的价格是0.3-1元/斤,周环比下降7.69%。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5-2元/斤,年同比下降65.71%。
原来老品种的菜花现在被人们改称为“铁花、实心菜花”,与之相区别的是新品种菜花,由于花心比较松散,易入味、口感好则被称之为散花、散菜花、青梗菜花或者有机菜花。近几年,散菜花的价格一般会明显高于实心菜花,所以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大有取代实心菜花之势。
去年同期,实心菜花的价格是1.3-1.5元/斤,散菜花的价格是1.5-2元/斤,高于实心菜花25%。但是今年则不同了,近期散花的主流价格是0.3-0.5元/斤,与实心菜花的价格持平。本周之所以散花的价格能够达到1元/斤,那只是少数精品散花的价格,大部分散花的价格只有0.3-0.5元/斤,与实心菜花价格持平。
近期,散花的价格差距比较大,长途运输进京的散花由于出现轻度黑斑,批发价只有0.1-0.3元/斤,只有北京及周边地区生产的散花价格能够达到0.5元/斤或者少数能够达到1元/斤。
因此,长途运输散花进京的农户出现亏损,主要是来自山东禹城、江苏徐州的菜农和包地种菜的大户。卖菜的收入不足以支付运费。
近期,河南、江苏的菜花开始大量上市,种植基地的大户需要及早打开销路。
2、洋葱(黄皮)
10月31日,新发地市场洋葱(黄皮)的批发价是0.45-0.52元/斤,上周末(10月24日)的价格是0.48-0.55元/斤,周环比下降5.83%。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48-0.62元/斤,同比下降11.82%。
近期洋葱的价格一直在缓慢下降,本周的降幅略大一些。
目前上市的洋葱大部分来自甘肃各地,也有少量来自内蒙中东部地区。前期上市的洋葱主要是农户生产的,近期是种植基地的大户生产的洋葱开始上市。甘肃洋葱今年种植面积增加的幅度并不大,但是亩产确实在增加。甘肃今年曾经遇到旱情,但是种植基地则改良了生产条件。旱浇地改进到水浇地;水浇地改良成滴灌或者喷灌。尽管出现旱情,亩产还是增加了。
由于洋葱增产,储存商储存的意愿较低,大量洋葱会在当地上冻之前进入市场,价格还会在低位运行一段时间,不排除还有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
3、莴笋
10月31日,新发地市场莴笋的批发价是0.25-0.7元/斤,上周末(10月24日)的价格是0.4-0.8元/斤,周环比下降20.83%。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7-1.2元/斤,同比下降50%。
近期上市的莴笋主要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中东部、山东西北部地区。产地来源比较广阔,上市期集中,价格下滑。
去年同期,由于受到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秋季莴笋的种植期推迟,上市期也推迟,造成当时莴笋的供应有些青黄不接。今年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各地的莴笋集中上市,价格同比降幅明显。
4、柿子椒(大椒、圆椒、青椒)
10月31日,新发地市场的批发价是0.6-1元/斤,上周末,10月24日的价格是0.5-0.9元/斤,周环比上涨14.29%。去年同期的价格是2-2.6元/斤,年同比下降65.22%。
本周柿子椒价格上涨,主要是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东部冷棚生产的柿子椒基本上全部退市,来源地相对减少所致。因此,本周柿子椒的主要来源地仅仅局限于山东的青州、河北的唐山。上述2个产地今年柿子椒的供应十分充足,前期一度出现供应过剩的现象,本周这种过剩的现象有所缓解。因此,尽管本周柿子椒的供应地减少,价格仍然大幅度地低于去年同期。
去年10月份,由于受到夏季高温的影响,秋季蔬菜的上市期推迟,北方产地少部分进入收获期的蔬菜还有部分分流到南方销地,使得菜价在10月份出现连续上涨的现象。而今年10月份,秋季蔬菜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亩产也在增加。因此,今年10月份菜价长时间处于低位。柿子椒的价格在去年一度创下历年同期的高价,今年则回归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