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  正文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2015.11.21-2015.11.27)

发布日期:2015-12-01    来源:新发地网站
【字体: 打印

  每周市场动态(2015.11.21-2015.11.27)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价格大幅波动,走出了1条抛物线的态势。

  2015年11月2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0.38元/斤,比2015年11月20日的9.90元/斤上涨4.85%;比2015年10月27日的9.98元/斤上涨4.01%;比2014年11月27日的8.30元/斤上涨25.06%。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涨幅较大;年同比涨幅十分明显。

  本周(2015年11月21日至11月2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受到北方地区强降雪的影响,波动较大,走出了1条凸型曲线。周前期大幅上涨,周后期连续回落,回落以后的价格仍然明显高于上涨之前的价格。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10.75元/斤(11月23、24日),比上周的9.90元/斤上涨0.85元/斤,涨幅8.59%;最低价10.25元/斤(11月21日),比上周的9.63元/斤上涨0.62元/斤,涨幅6.44%。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50元/斤,高出4.88%,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2.80%明显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上涨,最高价的涨幅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

  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说明本周肉价波动得比较厉害,周后期有所回落。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2032.43头,比上周(11月14-20日)的2036头减少0.17%;比前2周(11月7-13日)的2048.71头减少0.79%;比前2周(10月31日至11月6日)的2058.29头减少1.26%;比前4周(10月24-30日)的2046.57头减少0.69%。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2365.43头,今年同比增加-14.08%,上周同比增加的幅度为-10.89%,本周日均上市量同比下降的幅度明显放大。

  最近几周,日均上市量变化并不很大,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出现小幅下降,是近几周日均上市量最少的1周,主要是受到北方地区大范围强降雪的影响,毛猪收购出现一定的困难,屠宰场屠宰量有所下降,虽然降幅并不很大,但是,屠宰厂能够不失时机地拉动价格大幅上涨。

  在本周,白条猪的价格一度出现大幅上涨,这种上涨实际上是2个原因凑成的:

  1、北京地区消费的毛猪,大部分来自辽宁地区,辽宁地区比北京提前经历了强降雪天气,使得北京的屠宰厂到辽宁收购毛猪出现了一定困难,有的屠宰厂一度到河南收购毛猪。收购的毛猪运输也出现困难,毛猪进京的数量减少,在需求比较强劲的情况下,为白条猪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屠宰厂抓住机会,大幅提高白条猪的出厂价,造成市场上白条猪的价格猛涨。

  在白条猪价格大幅上涨的那几天,毛猪的价格上涨0.1-0.3元/斤,市场上白条猪的价格上涨了1元/斤,屠宰厂的机敏性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得淋漓致尽。

  2、今年6月,屠宰厂通过提高白条猪的出厂价拉动了毛猪价格上涨,毛猪价格上涨以后又拉动白条猪价格的上涨,造成了1波气势汹汹的价格上涨潮。本周,北京屠宰厂中的领头羊又产生了重施6月份伎俩的冲动,但是没有得逞。在白条猪价格大幅上涨以后,他们又担心拉动猪价上涨,所以,屠宰厂的意愿就是我可以提高白条猪的出厂价,你不能提高毛猪的价格。因此,在强降雪过后,屠宰厂转而对猪价的打压。这就是白条猪价格抛物线走势形成的原因。

  目前,就全国而言,猪价出现了稳中有涨的趋势。我们需要辨别,这种稳中有涨的趋势,是季节性的原因还是周期性的原因。在正常情况下,每当进入肉类消费的旺季,肉价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无论是毛猪供应过剩的年份还是毛猪供应短缺的年份,发现这种上涨的趋势不等于发现新大陆。问题是在毛猪价格出现上涨趋势以后,惜售会促成这种趋势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又为集中出栏埋下了伏笔,到了需求最旺盛的时节,集中出栏,反而对猪价实行了打压。所以,现在需要辨别的是,近期出现稳中有涨的趋势,是季节性的原因还是周期性的原因,二者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的。目前,在一片涨价声中,猪价蠢蠢欲动。动静的大小,仍然与毛猪的实际供应能力有关,也与预期和养猪场的心态有关。

  如果我们剔除天气变化对毛猪收购、运输所产生的影响,近期猪价稳中有涨的趋势有多少是需求拉动的或者是供应能力拉动的,不能想当然耳。总体上看,目前白条猪的价格仍然处于高位调整过程中,从最近1个月的时间来看,猪价也处于小幅调整之中,如果在需求放量的情况下,毛猪的供应能力跟不上,很可能会借着这次大范围的强降雪有1个明显的表现的。可惜,这次没有。

  近期,肉类消费进入旺季,肉价下降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在这种形势下,养殖场仍然需要坚持顺时出栏的原则。养殖场仍然会在盈利、甚至暴利的状态下继续轻松一段时间。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鸡蛋价格在高位平稳运行,后期则连续下滑。

  11月27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73元/斤,比11月20日的3.99元/斤下降6.52%;比2015年10月27日的3.58元/斤上涨4.19%;比2014年11月27日的4.74元/斤下降21.31%。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降幅仍然很大。上周末,年同比下降的幅度为19.39%,本周同比降幅有所扩大。同比降幅扩大的原因是去年同期鸡蛋价格的降幅比较明显。

  本周前期,鸡蛋的价格走势是比较平稳的,从上周末的3.81元/斤逐渐下降到3.67元/斤;周后期价格反弹,在上周价格上涨的基础上运行了几日,随后价格出现了连续下滑。

  周后期价格下滑,主要原因是:

  1、近期,北方产区鸡蛋供应是比较充足的,市场销售状况一般,销量比较平稳,没有刺激价格上涨的因素。上周价格上涨,是受到期货、大盘价格的拉动,是担心后期鸡蛋生产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但是,现货市场鸡蛋供应是比较充足的,没有上涨的动力;

  2、周前期价格在高位运行,与北方产区正在经受着大范围强降雪的影响,鸡蛋收购、运输都出现很多困难,使价格能够稳定在高位。周后期,强降雪的影响逐步减弱,鸡蛋收购、运输相对顺利,也促使价格回落。

  近期鸡蛋的供应形势没有明显变化,仍然是蛋鸡存栏量较大,鸡蛋产量充足,销售状况一般。可是,虽然蛋鸡的存栏量较大,仅仅是老鸡的存栏量比较大,新鸡存栏量是比较少的。一旦老鸡进入批量淘汰期,新鸡存量不足的短板就会表现出来,有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蔬菜价格受到北方大范围强降雪、强降温的影响大幅上涨。

  11月27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47元/公斤,比11月20日的1.96元/公斤上涨26.02%;比去年同期的1.94元/公斤上涨27.32%。周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涨幅很大。上周末,年同比上涨11.36%,本周同比涨幅大幅扩大。同比涨幅扩大的原因是去年同期菜价上涨的幅度较大,今年同期上涨的幅度更大,使得与去年同期的价格差距明显扩大。

  本周内的最高价2.47元/公斤(11月27日),比上周的1.96元/公斤上涨26.02%;本周内的最低价1.96元/公斤(11月21日),比上周的1.92元/公斤上涨2.08%。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的菜价是连续上涨的。

  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2.08%,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26.02%,价格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放大。放大的主要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上涨,最高价的涨幅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大幅扩大。

  本周菜价大幅上涨,除了季节性因素以外,最主要的是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雪、强降温天气,影响了蔬菜的收获、收购、运输,也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导致菜价大幅度地上涨。

  目前北京地区蔬菜的供应已经进入冬季模式。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主要由3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冬储蔬菜或者耐储蔬菜,如洋葱、土豆、大白菜、多种萝卜、生姜、大蒜、冬瓜、南瓜等,这部分蔬菜在强降雪中价格相对稳定;

  一部分是北方设施蔬菜,如黄瓜、茄子、西红柿、香菜、小菠菜、小油菜、小白菜等,这部分蔬菜在强降雪过程中价格涨幅明显。此外,这部分蔬菜在11月中,还受到连阴天、雾、霾的影响,光照严重不足,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在光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部分蔬菜生长速度缓慢,产量大幅降低,价格坚挺,不断上涨;

  一部分是南方蔬菜或者是北京以南地区生产的蔬菜,如豆角类蔬菜、菜花、部分圆白菜、部分白萝卜等,这部分蔬菜在这次大范围的强降雪过程中,道路运输受到很大的影响,河北、山东、河南段的高速公路先后封路,进京的数量明显减少,拉动价格大幅上涨。

  由于目前仍然处于产地的转换期,一部分蔬菜是南北方共同应市或者是设施蔬菜与南菜共同应市。

  强降雪对道路运输所产生的影响是短暂的,到本周末,进京的高速路基本上已经全部开通,后续进京的蔬菜会明显增加,价格会有所回落。而此前至今出现的严重的光照不足的气象条件对蔬菜的生长造成的影响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修复。也就是说,后期蔬菜的价格走势是:冬储或者耐储的蔬菜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缓慢回升的态势;北方设施蔬菜的价格会继续居高不下,需要经过略长的时间才能够有所回落;南方或者京南地区生产的蔬菜中,一部分价格会出现较明显的回落;一部分会缓慢回落。强降雪、强降温、严重的光照不足气象条件对蔬菜供应的影响会区别不同的蔬菜逐渐消除。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散花(散菜花、青梗菜花、有机菜花)

  11月27日,新发地市场散菜花的批发价是1.3-2.6元/斤,上周末(11月20日)的价格是0.6-1.2元/斤,周环比上涨116.67%。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6-2.3元/斤,年同比持平。

  上周,我们谈到了菜花(实心菜花),菜花属于供应过剩、销售比较困难、价格十分低廉的品种。实际上散菜花也是供应相对过剩、价格比较低廉的品种。

  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散花,主要来自江苏的徐州、山东的滨州、河南的周口,也有极少量的散花出自北京及周边地区,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上周,精包装的散花,批发价在1-1.2元/斤,套网袋散装的散花批发价在0.6-0.8元/斤。本周,套网袋散装的散花,有一部分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冻伤,价格比较低一些,其余的没有受到冻伤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批发价在1.3-2.4元/斤之间。精包装的散花,批发价都在2元/斤以上。

  价格之所以出现如此剧烈的变化,就是本周出现的大范围强降雪带来的影响。在强降雪的过程中,先是河北段高速路封路,后是山东、河南段的封路,不仅严重影响了河南、山东菜花的运输通道,而且许多散花被暴雪盖在了地里,砍收、收购都相当困难。不仅如此,由于此前价格十分低廉,一部分农户疏于管理,也造成一些散花被冻在了地里。

  总体上看,散花的供应仍然是充足的,本周末,进京的通道已经开通,散花的价格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

  2、黄瓜

  11月27日,新发地市场黄瓜的批发价是2.5-4.2元/斤,上周末(11月20日)的价格是1.5-2.7元/斤,周环比上涨59.52%。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5-3.7元/斤,年同比上涨28.85%。

  目前上市的黄瓜几乎全部产自山东,以聊城、济南、潍坊为主。

  今年11月份,整个山东地区几乎没有出现过晴好天气,光照严重不足,大棚里的黄瓜不开花、开花不挂果,挂果不长个,产量大幅下降,导致价格连续上涨。再加上本周的强降雪,河北、山东的高速公路先后封路,给运输造成极大影响,拉动市场上黄瓜的价格居高不下。

  按照正常的规律,本周辽宁朝阳凌源的黄瓜应该开始上市,此前凌源黄瓜也曾经在新发地市场露头,但是,辽宁也经历了强降雪的影响,也影响了那里黄瓜的生长,所以,目前还没有开始上市。

  如果后期天气放晴,阳光充足,黄瓜的生长速度就会提高,黄瓜供应偏紧的局面就会得到比较明显的改观。

  3、菠菜

  11月27日,新发地市场菠菜的批发价是1.7-2.5元/斤,上周末(11月20日)的价格是0.8-1.5元/斤,周环比上涨82.61%。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7-1.2元/斤,同比上涨121.05%。

  目前上市的菠菜主要产自山东,包括聊城、禹城。本周价格大幅上涨,与此轮强降雪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光照不足、强降温也影响了菠菜的生长速度,产量低下、供不应求。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如果光照充足,今年冬季菠菜的供应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目前价格高企只是暂时现象。

  与菠菜类似的包括北京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小油菜、香菜、茴香等小品种蔬菜的价格在本周也都有比较明显的涨幅。强降温过后,光照充足一些,这些蔬菜的价格还是有回落的空间的。

  4、长茄

  11月27日,新发地市场长茄的批发价是1.8-2.4元/斤,上周末,11月20日的价格是1.2-1.3元/斤,周环比上涨68%。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8-1.2元/斤,年同比上涨110%。

  目前上市的长茄主要产自2个地区:1个辽宁的海城,1个是山东的潍坊。潍坊暖棚长茄种植面积较小,上市量也比较小,北京冬季长茄的供应主要依靠海城。开春以后,辽宁绥中的长茄也会上市,与海城的长茄共同应市,一直供应到6月份。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报道,进入11月份以后,主要是11月的上中旬,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内蒙中东部地区的光照强度只相当于往年同期的30-40%,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北方地区设施蔬菜的生长都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不仅是产量下降,甚至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黄瓜、圆茄、长茄等作物,秧上有出现灰霉病的迹象,这种灰霉病,只有阳光能够治愈。灰霉病对黄瓜、圆茄、长茄的产量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此轮强降雪、强降温对蔬菜供应的影响比较大,包括长茄。但是,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人们比较急切的愿望是尽快见到阳光,阳光充足了以后,已经出现灰霉病的作为经过休养生息,逐步恢复产能,提高供应能力。冬季北方的设施蔬菜需要比较充足的阳光。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