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价格整体走高,经历了1波冲高回落的过程。
2016年1月15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1.13元/斤,比2016年1月8日的10.85元/斤上涨2.58%;比2015年12月15日的10.35元/斤上涨7.54%;比2015年1月15日的7.90元/斤上涨40.89%。周环比明显回升;月环比涨幅较大;年同比涨幅十分明显。
本周(2016年1月9日至1月15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波动上行。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11.65元/斤(1月11日),比上周的10.88元/斤上涨0.77元/斤,涨幅7.08%;最低价10.95元/斤(1月12日),比上周的10.65元/斤上涨0.30元/斤,涨幅2.82%。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70元/斤,高出6.39%,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2.16%明显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最低价均有所上涨,最高价的涨幅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
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最低价也出现在周中期,说明本周肉价经历了1波冲高回落的过程,整体上比上周上升了1个台阶,周内波动的幅度较大。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2156.85头,比上周(1月2-8日)的1960.86头增加10%;比前2周(12月26日至1月1日)的2047.14头增加5.36%;比前3周(12月19-25日)的2077.43头增加3.82%;比前4周(12月12-18日)的2018.14头增加6.87%。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2482头,今年同比增加-13.10%,上周同比增加的幅度是-19.37%,本周日均上市量同比下降的幅度明显收窄。同比降幅收窄的原因是本周已经进入农历腊月,需求明显回升,价格波动上行,给屠宰场增加屠宰量创造了条件。去年同期还没有进入农历腊月,日均上市量环比增幅较小。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增幅达到10%,增幅是比较明显的。
此外,由于已经进入农历腊月,养殖场此前压栏的毛猪一般需要在春节前销售完毕,所以近期养殖场压栏的意愿也有所淡化,出栏量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目前毛猪的供应能力并没有出现短缺的迹象,在肉类消费逐渐进入旺季的情况下,肉价下降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这是需求强劲给予的支撑;同样,价格连续上涨的几率亦相对较小这是毛猪存栏量决定的,包括此前压栏的毛猪是比较充足的。因此,养殖场仍然需要坚持顺时出栏的原则。不要为别人抬轿子,为他人作嫁衣裳。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连续上涨。
1月15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4.27元/斤,比1月8日的4.13元/斤上涨3.39%;比2015年12月15日的3.69元/斤上涨15.72%;比2015年1月15日的4.38元/斤下降2.51%。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小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的幅度为3.05%,本周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鸡蛋价格涨幅大于去年同期。
本周鸡蛋价格上涨,主要原因与上周雷同,仍然是节日效应的表现:1是临近春节,是居民的采购高峰期,对价格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养鸡场也希望凭借节日效应增加收入;2是近期相继有一批老鸡进入淘汰期,作为白条鸡上市,而新鸡进入开产期的数量又相对不足,造成鸡蛋产能有所下降。
不过,近期鸡蛋的消费仍然是不温不火,鸡蛋礼盒也没有销量,所以价格上涨的动力主要是养鸡场希望在春节前能够多增加一些收入罢了。
一旦老鸡淘汰速度加快,鸡蛋价格随时会跃跃欲试地跳一下。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蔬菜价格波动上行。
1月1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64元/公斤,比1月8日的2.55元/公斤上涨3.54%;比去年同期的2.38元/公斤上涨10.92%。周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涨幅较大。上周末,年同比上涨8.97%,本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本周,已经进入农历乙未年的腊月,按照往年的规律,菜价在进入腊月以后会进入连续性上涨的态势,一直延续到春节期间。所以,本周菜价的涨幅比较明显一些,与去年同期的价格差距有所拉大。
本周内的最高价2.66元/公斤(1月13日),比上周的2.59元/公斤上涨2.70%;本周内的最低价2.53元/公斤(1月9、10日),比上周的2.52元/公斤上涨0.40%。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表明本周的菜价走势呈现出波动上行的态势。
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2.78%,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5.14%,价格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放大。放大的主要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上涨,最高价的涨幅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略有拉大。
本周菜价波动的幅度较大,主要是蔬菜价格进入连续性上涨周期,在春节前将一直维持波动上行的态势,逐渐走高。在菜价连续性上涨的时间段内,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会相对较大,菜价波动的区间也会较大。
虽然目前菜价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但是今年春节前蔬菜的供应是相对比较理想的,除了大葱、大蒜、洋葱等品种的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以外,其余大多数蔬菜的价格或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者是低于去年同期的。对价格拉动的主要品种多为北方产区生产的蔬菜;冬春季南方产区的蔬菜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尖椒
1月15日,新发地市场尖椒的批发价是1.2-1.8元/斤,上周末(1月8日)的价格是1.2-1.8元/斤,周环比持平。去年同期的价格是2.1-2.8元/斤,年同比下降38.78%。
目前上市的尖椒大部分产自南方产区;少部分是北方暖棚生产的。其中产自广东湛江一带的尖椒,在北京市场上的批发价是1.2-1.5元/斤左右;产自海南多地,包括海口、三亚、乐东等地的尖椒批发价在1.5-1.6元/斤之间;产自山东潍坊、辽宁葫芦岛等地暖棚生产的尖椒,批发价在1.6-1.8元/斤之间。北方产区暖棚生产的尖椒,表皮的光亮度好于南方产区露地生产的尖椒。
目前尖椒的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主要是海南尖椒提前上市造成的。去年同期,尖椒的价格相对较高,当时只有北方暖棚尖椒和广东尖椒,北方暖棚尖椒的产量还比较低,海南尖椒还没有开始上市。今年,海南尖椒比往年提前20天上市,赶在1月上中旬上市,使得近期尖椒的价格大幅度地低于去年同期。
海南尖椒提前上市的原因是2015年秋季海南地区台风减少,当地播种期比往年提前。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这样一来,打破了原有的供应链,造成集中上市现象,但是,也容易出现集中退市的现象。目前价格大幅度地低于去年同期,一旦3-4月份集中退市,有可能造成那时阶段性的供应不足。
2、大白菜
1月15日,新发地市场大白菜的批发价是0.35-0.55元/斤,上周末(1月8日)的价格是0.25-0.38元/斤,周环比上涨42.86%。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28-0.4元/斤,年同比上涨32.35%。
上周末,大白菜的价格同比是低于去年同期的,本周出现大幅度地上涨,使得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目前上市的大白菜全部是冬储大白菜,主要供应地是河北中南部和山东泰安的肥城。山东大白菜的价格较低,本周上涨以后的价格是0.35元/斤;河北中南部大白菜的价格较高,本周上涨以后的价格是0.5元/斤上下。本周价格上涨,是山东大白菜进京数量下降造成的。
山东秋季大白菜种植面积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大白菜的产量是充裕的,但是,去年11月份,山东地区经历了2次强降雪的天气过程,一部分还没有来得及砍收的大白菜被大雪覆盖,受冻,失去了商品属性,造成减产。特别是枣庄一带的大白菜,减产严重。河北中南部生产的大白菜也有受冻现象。
前期,肥城的大白菜上市量较大,大白菜的价格相对低迷。近期,山东大白菜的上市量减少,价格涨幅比较明显。
往年山东冬储大白菜在北京市场上的销售期可以延续到4月份前后。山东冬储大白菜的储存方式是在地面码垛、苫盖储存的。最近2年,受厄尔尼诺天气的影响,北方地区一直是暖冬。地面码垛苫盖储存的大白菜,在气温偏高的条件下,不适宜较长时间的储存。所以,山东、河北中南部不是在地窖、冷库储存的大白菜均需要提前销售,以避免在储存过程中出现的生热、生芽、烧心现象。所以山东冬储大白菜提前退市是受到天气条件影响的。
在山东、河北中南部大白菜退市以后,接茬上市的是河北东北部包括唐山、秦皇岛一带地窖储存的大白菜。目前地窖储存的大白菜上市量还比较少。
去年3、4、5月份,地窖储存的大白菜在山东、河北中南部大白菜退市以后,售价较高。当时是冬储白菜供应不足、新白菜又没有上市,大白菜出现了短时间供应短缺的局面,当地储存大白菜的农户都有不菲的收入。但是,今年冬储大白菜的销售后期,价格很难出现去年同期那样的高价位,因为今年山东潍坊、青州一带种植的新白菜有可能提前上市,缓解了春夏之交大白菜供应偏紧的局面。
3、菜花(花菜、花椰菜、铁花、实心菜花)
1月15日,新发地市场菜花的批发价是0.7-1.5元/斤,上周末(1月8日)的价格是1-1.8元/斤,周环比下降21.43%。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2-1.4元/斤,同比下降15.38%。
目前北京市场上的菜花主要有4个产区在供应:
1个是华北地区的邯郸产区,这里的菜花在10月份上市,一部分菜花随产随销,一部分进入冷库储存起来,避免集中上市时造成的价格过低。2014年秋季储存的菜花在2015年春季上市,都获得较高的效益;2016年年初,菜花的价格不断走低,已经入库的菜花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好提前出库。这部分的菜花价格很低,一般在0.3-0.5元/斤之间。
2个是华东产区,包括上海的崇明县、浙江的温州一带。这里的菜花去年同期产量较低,上市量减少。今年产量大幅增加,目前进京的价格是0.7-1元/斤。
3个是华中产区,即湖北的荆门到宜昌一带,包括枝江市、宜都市。前年同期这里的菜花种植面积过大,价格较低;去年同期这里的菜花种植面积减少,进京的数量也比较少。今年种植面积恢复,产量充足,目前的市场价格在0.7-0.95元/斤之间。
4个西南产区,主要是云南的通海。这里是北京冬春季传统的供应地。去年种植面积较大,运到北京以后,批发价不高;今年减种了。但是,云南菜花减种了,华东、华中地区的菜花扩种了,目前菜花的整体价格仍然较大幅度地低于去年同期,使得云南菜花的价格难以上涨。目前云南菜花的价格在1.5元/斤左右,明显高于上海、湖北的价格,但是上涨的空间很小。
本周菜花价格大幅下降,主要是湖北菜花批量上市的结果。
4、青皮冬瓜
1月15日,新发地市场青皮冬瓜的批发价是0.75-0.95元/斤,上周末,1月8日的价格是0.85-1.15元/斤,周环比下降15%。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1-1.4元/斤,年同比下降32%。
去年秋季,华南多地多次受到台风的袭扰,造成广东、海南青皮冬瓜的减产,以至于去年同期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青皮冬瓜是新疆乌鲁木齐冬储的冬瓜,价格相对是较高的。2015年夏秋季,华南地区如海南、广东,台风减少,;东南沿海地区如福建则经历了几次较强台风的袭击。因此,今年广东、海南的青皮冬瓜产量是比较充足的。
目前上市的青皮冬瓜,绝大部分是广东湛江的,一少部分是海南东方市的。
广东冬瓜在11月份已经进入收获期,当时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冬瓜以广西南宁的为主,广东的冬瓜当时价格较高,农户存在惜售的心理。在广西冬瓜退市以后,广东冬瓜才开始上市。但是,在广东冬瓜刚刚开始上市的时候,海南冬瓜提前进入收获期,迫使广东冬瓜的价格明显下滑。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今年海南青皮冬瓜的上市期比常年提前将近2个月,2个主产地的青皮冬瓜集中在同一时间段上市,造成冬瓜的价格快速下降。
目前广东青皮冬瓜的价格在0.8元/斤上下,是“半吊瓜(瓜秧用支架支起来,冬瓜1头挨着地)”。海南的在0.9元/斤上下,是“吊瓜(冬瓜在生长过程中完全被支架吊起来)”。
去年同期,新疆地区的青皮冬瓜是“地瓜(瓜秧挨着地生长,地瓜也是挨着地生长)”,卖出了好价钱,今年那里的冬瓜就难以进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