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  正文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2017.11.4-2017.11.10)

发布日期:2017-11-15    来源:新发地网站
【字体: 打印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批发平均价小幅波动,走势基本平稳。

  2017年11月10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8.93元/斤,比11月3日的8.88元/斤上涨0.56%;与2017年10月10日的8.73元/斤上涨2.29%;比2016年11月10日的10.15元/斤下降12.02%。周环比微幅上涨;月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14.45%,本周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本周(2017年11月4日至11月10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走势相对平稳,小幅波动。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8.93元/斤(11月7、10日),比上周的8.88元/斤上涨0.56%;最低价8.73元/斤(11月5日),比上周的8.70元/斤上涨0.35%。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20元/斤,高出2.29%。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2.07%略有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微幅上涨,其中最高价的涨幅略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略有放大。

  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中后期,说明本周前期肉价略有上行、周后期波动。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969.71头,比上周(10月28日-11月3日)的1938.71头增加1.60%;比前2周(10月21-27日)的1923.57头增加2.40%;比前3周(10月14-20日)的1834头增加7.40%;比前4周(10月7-13日)的1779.14头增加10.71%。

  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1908.71头,同比增加3.20%。上周同比增加1.89%,本周同比增幅略有扩大。

  天气转凉以后,肉类消费有所提升,屠宰厂在伺机准备提高肉价,几次试图抬价,未果,不排除后期还会继续伺机抬价。

  近期肉价一直处于僵持之中,屠宰厂之所以抬价未果,主要还是毛猪供应相对比较充足的原因。一旦肉价上涨,屠宰厂的获利空间就会加大,获利空间放大以后,也会刺激上市量增加。上市量增加以后,抬价的成果将不复存在。因此。在最近的1个多月里,肉价始终小幅波动,既没有出现连续性上涨,也没有出现连续性下降,就是这种“僵持”的表现。

  目前来看,在天气转凉以后,养猪场对猪价有上涨的预期,屠宰厂对肉价有上涨的预期,之所以到本周还没有上涨起来,恐怕与毛猪的实际供应能力有关,如果毛猪实际供应能力增加的幅度超过需求增加的幅度,肉价很难出现上涨,即使是上涨,也是暂时的,难以持久。因此,这种僵持的状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在前期走势平稳,后期出现连续性的小幅上涨。

  11月10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4.05元/斤,比11月3日的3.92元/斤上涨3.32%;比2017年10月10日的3.60元/斤上涨12.50%;比2016年11月10日的3.51元/斤上涨15.38%。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上涨12.97%,本周同比涨幅进一步扩大。

  上周我们刚刚谈到鸡蛋价格处于上不上、下不下、骑虎难下的状态,本周鸡蛋价格就出现了连续性的“上”。

  新发地市场鸡蛋商户分为2种类型,1种是自己有车,到养鸡场收购鸡蛋的商户;1种是自己等待供应商向市场贩运的商户。自己有车的商户反映,他们到养鸡场收购鸡蛋,养鸡场按照“鸡蛋指数网”上的报价销售,货源充足。向市场贩运鸡蛋的供应商有2种,1种是自己养鸡的供应商;1种是到养鸡场收购鸡蛋向市场贩运。自己养鸡的供应商反映:他们按照“网上”报出的市场批发价的价格向市场的商户供货,网上的报价使他们有较大获利空间的价格,他们乐于按照这个价格销售。网上的报价使他们在前期快速摆脱亏损,目前进入诱人的盈利区间。贩运鸡蛋的供应商反映:他们在养鸡场的收购价也是按照“网上”的报价收购,然后再按照市场批发价向市场的商户销售。目前养鸡场鸡蛋存量比较充足,只要按照网上价格收购,收购过程比较顺畅。

  批发市场的商户反映,网上也规定了批发市场的价格,批发商没有获利空间,反倒是鸡蛋贩运的供应商乐于向他们源源不断地供货。由于供应充足,鸡蛋销售缓慢,市场商户需要经常向供应商提示:你明天别来了,昨天的还没有卖完呢。

  因此,本周后期鸡蛋价格小步快跑并不是鸡蛋供应不足造成的。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明显上涨。

  11月10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4元/公斤,比11月3日的1.90元/公斤上涨7.37%;比去年同期的2.10元/公斤下降2.56%。周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小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6.86%,本周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本周内的最高价2.05元/公斤(11月8日),比上周的1.93元/公斤上涨6.22%;本周内的最低价1.94元/公斤(11月4日),比上周的1.89元/公斤上涨2.65%。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说明本周菜价在周前期有所上涨,周后期波动。

  本周菜价比上周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这种上涨,主要是加权平均价出现上涨,具体到每个品种,还有有涨有落,并不是所有蔬菜价格到出现上涨。在加权平均价中,上市量较大的品种,在加权平均价中的权重比也比较大,本周拉动加权平均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是反季节蔬菜上市量增大,价格较高的蔬菜权重比增加,拉动加权平均价上涨。特别是产自南方产区的豆角类蔬菜上市量增幅较大,而这部分蔬菜的价格整体上没有明显上涨,有的还出现下降,仅仅是是权重比增大就能拉动价格上涨。

  后期,北京蔬菜的供应模式将由秋季模式转变为冬季模式,反季节蔬菜在北京市场的上市量还会继续增大,在加权平均价中的权重比还会继续加大,加权平均价还有继续上涨的动力。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青蒜

  11月10日,新发地市场青蒜的批发价是0.8-1.3元/斤,上周同期(11月3日)的价格是1-1.5元/斤,周环比下降16%。去年同期是2-2.5元/斤,年同比下降53.33%。

  本周青蒜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下降的原因是河南、江苏早茬青蒜进入上市高峰期。价格同比降幅更大,出现腰斩现象。

  目前上市的青蒜主要来自河南和江苏。河南多地都有青蒜的种植,以平顶山、安阳内黄县为主产区;江苏以徐州、盐城的大丰市为主产区。目前河南多地青蒜开始上市,江苏主要是大丰,徐州随后上市。

  青蒜是用大蒜的蒜瓣作为种子种植的,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由于大蒜便宜,青蒜蒜种便宜,所以青蒜主产区今年大面积扩种,导致目前青蒜的价格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儿。

  冬春季上市是青蒜还有四川、山东、河北等多个产地的,这些产地的青蒜都是扩种的,因此,今冬明春青蒜的价格会在低位运行整个供应季,很难有起色。

  2、团生菜

  11月10日,新发地市场团生菜的批发价是0.8-1.3元/斤,上周同期(11月3日)的价格是0.8-1.5元/斤,周环比下降8.70%。去年同期是2.5-3.5元/斤,年同比下降65%。

  去年秋末冬初,团生菜供应由冷棚向暖棚转换的时候,人们发现,由于上一年同期团生菜的价格过低,许多暖棚改种了其他作物,造成当时团生菜价格出现大涨,直到云南团生菜上市,才缓解了供应偏紧的局面。

  今年,北京及周边地区暖棚团生菜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扩种的现象,使得本周团生菜的价格仅及去年同期的1/3。

  本周团生菜价格环比下降,是因为本周后期即将出现1次比较明显的降温天气,降温以后,冷棚的团生菜就要退市,商户、农户要赶在降温之前提前把冷棚的团生菜砍净、上市。所以本周后期冷棚团生菜上市量加大,价格环比下滑。

  冷空气过境以后,冷棚团生菜将所剩无几,上市的团生菜将以暖棚的为主,暖棚的价格会高于冷棚的,但是高出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近期山东、河南多地的团生菜也进入上市高峰期,如果北京及周边地区团生菜的价格涨幅过大,山东、河南的团生菜就会趁机涌入北京市场。

  冬春季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团生菜,少部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暖棚的,大部分来自云南昆明。去冬今春昆明团生菜价格比较低廉,今年略有减种,减种的幅度并不很大,所以今冬明春团生菜的价格有可能略高于上一年同期。

  3、扁豆

  11月10日,新发地市场扁豆的批发价是3-4.8元/斤,上周同期(11月3日)的价格是2-4元/斤,周环比上涨30%。去年同期是2-3元/斤,年同比上涨56%。

  本周扁豆的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上涨的原因比较复杂。上周市场上销售的扁豆主要来自3个产地:1个是山东聊城的莘县;1个是河北唐山的乐亭县;1个天津武清县。都是冷棚的,武清扁豆是上市尾期,价格最低,其他2个产地扁豆是上市中尾期,质量较高的,批发价在3.5-4元/斤,大部分在2-3元/斤之间。本周,天津的退市,乐亭的临近退市,山东的还有2周左右的销售期。此时,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谋县的扁豆提前进入北京市场,使得扁豆的供应链得到比较理想的衔接。

  本周,莘县、乐亭的扁豆价格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只有元谋的扁豆价格异军突起。所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产地轮换、供应地转换带来的。

  元谋扁豆种植面积略有增加,近期只是刚刚开始上市,后期的价格会随着上市量的增加而下降。

  4、散菜花(散花、青梗菜花、有机菜花)

  11月10日,新发地市场散菜花的批发价是0.9-1.4元/斤,上周同期(11月3日)的价格是0.7-1.1元/斤,周环比上涨27.78%。去年同期是1.5-3.5元/斤,年同比下降54%。

  上周,市场上销售的散菜花主要产自北京及周边地区,是露地生产的,由于气温下降以后,露地散菜花的质量有所下降,颜色有些发黄,有的已经失去商品属性,不能上市了。本周上市的散菜花,除了少部分是北京及周边地区露地生产的以外,大部分是冷棚生产的,也有来自山东多地的散菜花。

  前期,山东泰安、临沂等地露地生产的散菜花已经进入收获期,包括河南散菜花也进入收获期。但是由于北京地区散菜花的价格过于低廉,山东、河南的散菜花更乐意销往南方地区。近期由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露地菜花进入上市尾期,供应量下降,使得山东散菜花能够以他们相对满意的价格进入北京市场。这里所说的“相对满意的价格”实际上仍然是低于南方市场的价格。因为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在外面建立生产基地或者包地种菜,更乐意回到他们扎根的市场来销售,在北京,他们还有一大批熟悉的客户呢。因此,本周散菜花价格上涨也是季节性上涨。

相关附件: